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位置:  网站首页>>党建政工 >>

蒋冬林:检察战线的最美风景

作者: 原创    来源: 本站    关注:4162   时间:2016年5月31日   【  

蒋冬林:检察战线的最美风景

永州新闻网记者 杨中瑜

  按照零陵区宣传部的推荐,我们去零陵区检察院采访蒋冬林。冯湘琳检察长为我们介绍时说:“他是清贫的注释,自19753月参加工作,到201411月退休,家中除了近2000册法律书籍外,几乎一贫如洗;他是学习的楷模,没有上过一天大学,却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20余万字;他是正义的化身,在检察战线工作了26年,办理的案子上百件,却从未接受过当事人吃请,拒收贿赂6万余元……本来,他已经退休,但是,应群众的要求,院党组研究决定,返聘蒋冬林,继续工作。因为他在群众中的口碑太好,是我们检察战线的一道最美风景。”说到动情处,这位美丽的女检察长,眼眶里泛起了感动的泪花。

  未见其人,就已经他的事迹被所感染。这就是蒋冬林的魅力。

  见到蒋冬林时,他正在对一起案子的双方当事人做调解。记者在门卫观察,看见被同事誉为“蒋博士”的他,从情与法的不同角度,引经据典,解释司法,说得双方当事人频频点头。大约等了二十分钟,双方当事人笑呵呵地走出了蒋冬林的办公室。

  喝了一口茶,蒋冬林对记者打开了话闸……

  钻研业务 成为“博士”

  198810月,已在县级永州市(今零陵区)农机修配厂工作13年的蒋冬林,通过招考进入永州市零陵区检察院工作,从此便与检察事业结下了一生的情缘。他先后在控申科、反贪局、驻所检察室、民行科等多个部门工作,从书记员成长为一名检察官,直至退休。

“隔行如隔山。如不钻研专业知识,就很难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刚进检察院,我被分配到控申股。虽然在法律理论上学了一点东西,但通过短时间的接触,还是发现与实践有相当的距离。你想想看,作为一名检察官,万一搞错一个案件,岂不影响法律的尊严?所以,不努力学习不行啊!

  学习需要付出。为了钻研法律知识,蒋冬林平时将大部分工资都用在了学习上。所以,导致 “家徒四壁”:房间没有粉饰过,窗户用床单遮挡着,客厅里摆放的沙发是结婚时当工人的蒋冬林自己做的,扶手部分早已磨破……

  “老蒋最宝贝的就是他省吃俭用买来的1500多本法律书籍。”妻子衣莉指了指床头附近用一根绳吊起来的3W节能灯泡告诉记者,蒋冬林是个嗜书如命的人。每晚,他都倚在床头看书,直到凌晨才睡……

  2009年退休的王昌福曾是老上访户,他的女儿小时候腿断了,送去医院治疗过程中,致使他女儿脊椎扭曲。为此,多年来,他多方告状、上访,直至2006年春节前找到蒋冬林。蒋冬林认真听完情况后便开始四处查阅相关医学资料。2006年大年三十一大早,蒋冬林就赶到书店看医学书,直到中午书店关门,他被赶出来。过了几天,蒋冬林对妻子说:“新华书店那套书打折了,原来600元现在只要480元,我想买下来。”家里的日子常常是一分钱掰成两半用,但妻子禁不住蒋冬林的软磨硬泡,还是给了他480元。

  “老蒋告诉我,那个官司打赢了,赔了受害人10万元!他高兴地说,如果没有那套书,肯定找不出问题的所在,受害人也不可能得到这么多补偿。”妻子这时理解了蒋冬林。

  从检20余年,无论是在控告申诉科、驻所检察室还是反贪局、民事行政检察科,蒋冬林都服从组织安排。近10年来,他办理的控告、申诉案达50余件,民事抗诉案30余件,贪污贿赂案10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他已成为“走到哪里哪里香”的“抢手货”。因对法律适用比较精通,蒋冬林就像一本“活字典”,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蒋博士”。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1993年,刚被派驻零陵看守所担任检察室主任的蒋冬林发现,一名留所服刑犯人在看守所里飞扬跋扈,还将其他服刑犯人打伤甚至致残。“这还了得,这不是典型的牢头狱霸么?”他随即建议看守所查办。但看守所长感到为难,因为这名犯人是公安局领导的亲戚。蒋冬林不吃这个,马上请示区、市检察院批准,同时组织所里干警进行调查取证。经公诉,这名罪犯被加刑3年,合并执行5年,送其他监狱服刑。随后,他还请示区政法委组织开展了一个专项活动,牢头狱霸从此销声匿迹。

  大事不通融,小事也较真。有一次,看守所里服刑人员杨某因为表现积极、改造得好,被提前两天释放。蒋冬林听说后,马上核查有无相关的减刑判决,结果发现未经任何法定程序。“这是滥用职权啊!”他毫不客气地对看守所负责人抛出此话。后者深知他的个性,不敢怠慢,立即把刚回家准备开席庆祝的杨某从酒宴上抓了回来。

  蒋冬林在检察工作岗位上,不仅敢于碰硬,还六亲不认,铁面无私。1997年的一天,他堂弟的岳父因打架伤人被关进了看守所,堂弟和家人找到他,请求关照并打听案情。蒋冬林耐心说了自己的职责,并告诉他们他不能破坏规矩,希望他们能理解。

  蒋冬林告诉记者,他当时跟堂弟说这种话的时候,其实心里也很难受,因为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曾得到这个堂弟的帮助。现在堂弟要求他帮忙关照,这个事他不是做不到,职责告诉他不能这么做。蒋冬林很真诚地说,那次他是很对不起这位亲戚,但他只能这样做,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向他们道歉,以后再在亲情上补偿吧。

  同事们都说,蒋冬林在生活中很随和,但在工作中,特别爱“较真”。蒋冬林说:“检察工作是法律监督工作,就是要严格、认真、公正地对法律实施活动进行监督。对司法工作中发生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事情,不认真履行职责,一团和气,那还要检察部门干什么?亵渎职责的事,我决不会干。”

  清贫坚守 淡泊名利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在蒋冬林看来,父亲是影响了自己一生的人。

  蒋冬林被检察院录取后,平时沉默寡言的父亲,郑重其事地找他谈了一次话:“行有行规,道有道规,你既然入了这个行,就要遵守这个道。不能吃的坚决不吃,不能要的坚决不要,不能拿的坚决不拿,千万莫做让人背后骂娘的事!

  蒋冬林最怕父亲。老父亲的这句叮嘱,成为他公正执法、追求正义二十余年不变的人生座右铭。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蒋冬林也有自己的难处,但他从不吱声。女儿在5岁时被确诊为世界上罕见的“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发病时腿部剧烈疼痛,肌肉逐渐萎缩。近30年来,这种病在我国仅发现14例,无法根治,唯一的办法是每天打青霉素,每年疼痛最剧烈的时候开刀割去坏死的肌肉。现在,他女儿的左腿已比右腿少了6寸。

  有一次,女儿的病又犯了,疼得在床上翻滚,哭着喊着:“爸爸,我受不了了。”按理,蒋冬林本该带她去省城医院做手术,可此时他主办的一起经济大案到了询问证人的关键时刻。连续熬了两个昼夜办完案子回到家,蒋冬林摸着女儿日渐萎缩的腿说:“爸爸对不起你啊!”然后,转过身去,偷偷抹去眼角的泪珠。

  女儿的病是他心头的痛,也是某些人的“机会”。有一年,他主办区里某干部涉嫌受贿案,这名干部的家属找到蒋冬林:“搞不好,你吃不了兜着走。”随后放下一个鼓鼓的信封说:“这8000块钱,拿去给孩子治治病吧。”蒋冬林当即退还,“如果害怕威胁,我就不会穿这身制服。我确实很需要钱,但我不会拿这种钱。”

  钱的问题确实一直困扰着蒋家。1998年蒋冬林的妻子衣莉下岗后,家庭经济状况雪上加霜,不仅要给女儿治病,父母、岳父母4位老人也在前些年旧病、新病并发,妻子无暇再谋职业,只能在照顾病人之余打点零工。老蒋一家只得勒紧裤带过日子。

  同事钟玉英至今还记得初次到蒋家的情景:凹凸不平的两张单人沙发,一个兼当饭桌和茶几的圆桌,两间卧室内各一张旧床和油漆剥落的柜子,仅有的这些家具全是20多年前结婚时置办的;一台从二手市场花50块钱买来的21寸电视是这个家中最显眼的家当,开机20多分钟后图像才能清晰;还有一间屋子至今仍是毛坯房,窗户仅用一块布遮住;屋角时常堆着三两个麻袋,里面装着夫妻俩捡来的塑料瓶……“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一个检察官的家会这样!”钟玉英说。

  走进蒋冬林家,不仅女同志,有些硬汉子也忍不住眼泪直流。迫于经济压力,妻子曾“小心翼翼”建议有律师资格的蒋冬林帮别人做法律顾问赚点钱。老蒋那次发了火:“检察院有规定,检察官在职从事律师活动,是违法行为。你想要我去违法吗?

  蒋冬林平常将自己“隐藏”得很深,生活再难,也没有对领导和同事诉过苦、请组织给予帮助。他对自己很苛刻,可对别人却很大方。201310月,蒋冬林被评为永州市道德模范,市里奖励他5000元及市、区有关单位捐给他女儿治病的钱共计1.7万元,他却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而零陵区委、区政府拨给他女儿治病的2万元资助款,蒋冬林也没有领取。他说:“我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有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些钱用到他们身上更有价值。”

  当年和他一起考进来的同事,现在一般都是科室负责人,有的已是副检察长,唯独他一人干到退休还是一名普通干警。有人问老蒋心里是不是有失落感,脸上会不会感到没面子?老蒋坦然地笑了笑:“我没有半点失落感,不是领导不重用我,是自己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再说我年纪也大了,把机会留给年轻的干警更合适。”至于面子,老蒋认为,面子不是靠当官才有的,如果交付给自己的工作没做好,被别人批评指责才是真正的没面子。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服务认证 版权所有:永州市人民检察院  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邮编:425006 地址:永州市人民检察院 电话:(0746)6370343
您的IP:18.220.1.239  页面执行时间:93.750毫秒  [后台管理]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