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星城地区检察院在全市开展社区矫正巡回检察,调取了全市社区矫正对象近五年以来的交通违法记录,并通过“社区矫正对象交通违法犯罪”法律监督应用模型,将交通违法人员数据与社区矫正对象数据进行比对,发现浏阳市社区矫正对象田某在社区矫正期间多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规定却未被处理。经检察机关核查并监督纠正,田某最终被撤销缓刑予以收监,该案入选最高检第三批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典型案例。
据了解,在此次巡回检察中,该院通过刑事执行检察大数据综合监督平台的基础数据,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将公安机关、法院的相关数据与检察机关掌握的社区矫正情况进行比对,发现多名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受到治安处罚甚至是刑事处罚,司法行政部门未对其进行处理。经监督纠正,28名社区矫正对象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7名司法工作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除了社区矫正监督,刑事执行检察大数据综合监督平台的运用,让检察机关在减刑、假释监督领域的办案质效也有了明显提升。
今年3月,星城地区检察院从该平台中发现,某监狱呈报罪犯张某减刑案件时有瞒报、漏报其违纪行为的情况。经调查发现,2023年7月,张某因在狱内打架受到处理,而在呈报减刑时,该事项未在呈报材料中体现,办案民警有故意瞒报的嫌疑,且办案民警与罪犯家属存在经济往来。今年4月26日,该院依法以涉嫌徇私舞弊减刑罪对涉案民警立案侦查。
“在办理减刑、假释监督案件时,我们运用大数据综合监督平台提供的数据与监狱呈报的材料进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漏报、瞒报被提请罪犯违法违规等真实表现情况。”宋宽馀介绍,根据被提请罪犯的相关情况,大数据综合监督平台能够主动推送条件更好、长时间未获得减刑机会的罪犯,检察机关可择优主动建议执行机关提请减刑、假释,尽可能地避免“应减未减”“该放不放”等问题发生。
据介绍,2023年以来,该院发现并纠正刑事执行违法案件数同比上升391%,发现并纠正减刑假释违法案件数同比上升37%,其中有3件刑事执行检察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