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案件办理规范化,夯实办案基础。对未成年案件严格把关,实行“捕诉合一”,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别程序要求,严格落实分案处理、指定辩护、社会调查、档案封存等特殊规定,实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规范有序。主动深入学校、社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制作详实的社会调查报告,并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热心未成年人工作的律师为其辩护,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2019上半年该院办理的未检案件14件21人,涉案的21名未成年人都进行了社会调查,同时指定了法律辩护。
二是法治进校园订单化,释放办案活力。精准定位学生、教职员工、学校的法律需求,全方位开展检校对接,由校方根据所需要的内容形式、所针对的对象制作订单,对症下药开展法治教育,该院检察长、副检察长、科室负责人分别受聘3所学校法治副校长,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层次累计讲课7次。今年6月在法治宣传月活动中,该院开设“法治巡回”讲座,就远离毒品、校园暴力、应对暴力等内容对蓝山县八所中小学提供订单式校法治教育授课,受到学生、家长、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是犯罪预防系统化,开辟防护空间。搭建“立体布局、多点支撑”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法治教育“塔防”系统工程,全面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法治教育和犯罪预防,实现犯罪预防的全覆盖。该院未成年检察室与院团支部共同组建“青少年维权岗”,由5名业务精通、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热心于未成年人工作的检察人员组成,最大限度保护涉案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该院结合办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调研分析,查找致罪原因,向相关主管部门或学校发出检察建议,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预防对策,督促整改,提升未成年犯罪预防质效。
四是帮教救助社会化,提升法治效果。将学校的教育资源与检察院的法治资源有机结合,依托学校的教育管理及师资资源开展对在校涉案未成年人的跟踪帮教工作,对涉案未成年人在学习、课余生活、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动态管理,做到精准帮教,积极协调综治、共青团、关工委、妇联、民政、学校、社区等社群组织,创新“未检+”模式,整合社会力量,将宣传预防工作延伸到社区、校园及未成年人集中场所等地方,构建全方位立体维权体系,形成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增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该院2016年就与蓝山县三峰茶叶有限公司签订帮教协议,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帮教基地,用法治为花季护航。
五是监护人(责任人)约谈制度化,注重惩防实效。建立未成年人犯罪监护人(责任人)约谈制度,对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存在家庭监护缺位、教育管理失职的未成年人家庭监护人、所在学校负责人进行约谈,引导监护人学会科学、正确的教育方式,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该院今年上半年办理的未成年人案件约谈家长10人,通过分析原因,明确利害,及时采取措施堵疏建制,防止再犯。